關于污泥的危害和污泥脫水問題
污泥是污水處理廠和污水處理的必定產物。
未經恰當處理處置的污泥進入環境后,直接給水體和大氣帶來二次污染,不光降低了污水處理系統的有用處理才能,并且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活動構成了嚴峻的要挾。存在的首要環境問題如下:
1)污泥含水率高。未脫水污泥含水率大于90%,開始脫水污泥含水率也高達80%,形成運輸成本高、堆積面積大,揉捏廢物填埋場庫容,阻塞廢物滲濾液管等問題;
2)細菌繁殖。不只形成視覺污染,并且為其他有害生物的繁殖供給了場所;
3)大氣污染。污泥堆積在露天散發出臭氣和異味,日曬風刮,污染物顆粒會形成大氣污染;
4)污染水體。經水浸泡、溶解,污染物隨同污水流入河道,會污染地表水,進入地下水;
5)含有重金屬。如不加以操控,則可能污染土地。將流態的原生、濃縮或消化污泥脫除水分,轉化為半固態或固態泥塊的一種污泥處理辦法。通過脫水后,污泥含水率可降低到55~80%,視污泥和沉渣的性質和脫水設備的效能而定。污泥的進一步脫水則稱污泥干化,干化污泥的含水率低于10%。脫水的辦法,首要有天然干化法、機械脫水法和造粒法。天然干化法和機械脫水法適用于污水污泥。造粒法適用于混凝沉積的污泥?,F在,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遍及選用污泥脫水機進行脫水,形成含水率80~75%的脫水污泥,現在的市污水處理廠脫水污泥處置辦法中,污泥農用占44.8%、陸地填埋占31%、其他處理約10.5%、沒有處理約13.7%。